糖尿病的危害远不止于身体所感受到的不适,它还会波及多个器官和系统,口腔健康同样深受其影响。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时,唾液中的糖分含量也会随之增加,这为口腔内的细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环境,促进了它们的迅速滋生,进而可能引发多种口腔疾病,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尤为突出。
1. 牙周炎
长期高血糖会影响口腔内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,使牙周组织更易受到细菌侵袭,从而引发炎症。牙周炎的症状包括牙龈红肿、出血、疼痛,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牙齿松动、移位甚至脱落。研究表明,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炎的几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,且病情和治疗难度通常更大。
2. 龋齿
高血糖环境为口腔细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,加速其繁殖。这些细菌产生酸性物质,腐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,导致龋齿。此外,糖尿病患者唾液分泌量可能减少,唾液的缓冲能力和清洁作用减弱,进一步增加龋齿风险。
3. 口腔黏膜病变
高血糖会降低口腔黏膜的抵抗力,容易引发各类黏膜病变。其中,口腔念珠菌感染较为常见,表现为口腔黏膜表面的白色凝乳状斑点或斑块,强行擦去后可见下方黏膜潮红、粗糙,伴有疼痛或烧灼感。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出现口干症伴随的黏膜干裂、脱屑现象。
4. 颌骨骨髓炎
糖尿病患者局部血液循环较差,口腔内感染灶的炎症容易向深部扩散,波及颌骨,引发颌骨骨髓炎。症状包括患侧颌面部疼痛、肿胀,牙齿松动加剧,牙龈或面部皮肤出现瘘管,排出脓性分泌物。该病症治疗棘手,疗程长,可能对颌骨结构和功能造成永久性损害。
5. 味觉改变
长期高血糖会影响神经功能,导致味觉神经传导异常。糖尿病患者可能察觉到味觉敏感度下降,如对甜味、咸味等感觉减弱,甚至感觉口中常有异味,如金属味或苦味。这不仅影响食欲,还可能产生心理压力,干扰正常饮食和生活习惯。
6. 牙齿磨损加快
糖尿病引发的牙周组织病变使牙齿支持结构变弱,牙齿在咀嚼过程中易发生移位、松动,导致咬合关系紊乱,加速牙齿磨损。此外,糖尿病患者可能因身体不适改变咀嚼习惯,如咀嚼频率加快、力度不均匀等,也会促使牙齿磨损。
糖尿病患者如何保护口腔?
每天至少刷牙两次: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,注意刷牙方法,确保每个牙面都得到清洁,刷牙时间至少3分钟。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。
定期进行口腔检查:建议每3-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,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。每年进行1-2次洗牙,有效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。
调整饮食种类:减少高糖、高淀粉食物摄入,增加富含维生素C、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摄入。多喝水,保持口腔湿润。
优化咀嚼习惯:细嚼慢咽,双侧交替咀嚼,使牙齿受力均匀。存在严重咬合紊乱或夜间磨牙习惯的患者可定制咬合垫。
坚持味觉训练:对于味觉改变的患者,可每日选取不同味道食物少量品尝,刺激味觉神经,改善敏感度。
除此之外,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的基础。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控制、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,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。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,还能提高口腔疾病的治疗效果。
参考文献:
[1]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.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0年版)[J]. 中华糖尿病杂志, 2021, 13(4): 315-409.
[2] 陈梦奇,周志庆,刘欢,等.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[J].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,2024,45(17):1688-1692.
[3] 陈萍,陈叶俊.2型糖尿病伴发牙周炎的危险因素和健康干预研究进展[J].广西医学,2024,46(07):1097-1101.
[4] 程倩.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[D].南昌大学,2022.DOI:10.27232/d.cnki.gnchu.2022.000911.
[5] 薛伟,程玉霞,李丽君,等.2型糖尿病伴老年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综合管理[J].中国老年学杂志,2020,40(22):4910-491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