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,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习惯对血糖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以下这些实用的小方法,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血糖。
晚餐时间宜早不宜迟
晚餐尽量早一点吃,这对控制血糖十分关键。要是晚饭吃得太晚,吃完后没多久就睡觉,且没有适量的体力活动或运动,很容易引起餐后血糖升高。相反,如果饭后能抽出30 - 60分钟进行锻炼,比如散步、慢跑等,对于避免血糖升高有着明显的效果。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,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,让血糖更加稳定。
每餐搭配一盘蔬菜
蔬菜是餐桌上的控糖“小能手”,富含膳食纤维,对降低餐后血糖至关重要。每餐都应保证有一盘蔬菜,尤其要多吃膳食纤维含量高的种类,像海带、木耳、芹菜、西兰花、芥蓝、卷心菜、莴笋等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蔬菜的菜茎、菜梗部位控糖效果更佳。这些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,避免血糖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。
饱餐后不妨喝点醋
醋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,它还有一个隐藏的功效——延缓胃排空,抑制碳水化合物吸收,从而降低血糖。建议糖尿病患者吃饱后喝1 - 2勺低糖醋,如苹果醋等。不过要注意,醋的酸性较强,不要空腹大量饮用,以免刺激胃黏膜。适量饮用低糖醋,对于降低餐后血糖有一定的帮助。
水果食用有讲究
水果虽然营养丰富,但升糖作用也不容小觑。糖尿病患者应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适量摄入水果,每天大约100 - 200克。当血糖没有达标时,建议用西红柿、黄瓜等蔬菜代替水果。吃水果的时间也有讲究,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。如果吃完饭接着吃水果,水果中的果糖加上正餐摄入的糖分,很容易引起餐后血糖升高。
定期复诊,优化治疗方案
降糖药物种类繁多,不同的药物在降低血糖方面各有侧重。有的药物以降低餐后血糖为主,如口服药物中的阿卡波糖、瑞格列奈、格列吡嗪片等,以及一些超短效胰岛素;而有的药物降低空腹血糖效果更好,像二甲双胍普通片与二甲双胍缓释片就有所不同。二甲双胍普通片随餐服用,药效维持时间较短,一天服用1 - 2次,可能无法覆盖到第二天早上,导致空腹血糖升高。而二甲双胍缓释片一般晚餐时服用,效果可以持续管理到第二天早上。
糖尿病治疗方案并非一成不变,需要根据自己的血糖监测情况定期复诊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,如血糖波动情况、身体状况等,调整治疗方案。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用药,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。
通过以上这些小方法,糖尿病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控制血糖,提高生活质量。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,科学管理血糖,拥抱健康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