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若身体出现以下6个表现,很可能意味着血糖正在悄悄升高。不过别着急,掌握下面6个方法,就能有效帮助降低血糖。
6个表现提示血糖升高
1)睡眠充足却仍疲惫不堪
即便每晚保证8-9个小时的高质量睡眠,第二天依然感觉疲惫不堪、全身乏力。这是由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虽高,但身体细胞却无法有效利用这些葡萄糖来产生能量,从而导致人产生疲劳、不舒服的感觉。
2)皮肤小伤口愈合缓慢
以往皮肤上出现小伤口,往往不放在心上,因为很快就能自行愈合。然而现在,同样的伤口却变得特别难愈合。这是因为血糖升高会削弱白细胞抗感染的能力,使得伤口部位的免疫防御功能下降,进而影响伤口的愈合速度。
3)视力突然模糊且可自行恢复
血糖升高时,可能会引起暂时性近视,导致看东西模糊不清。不过,当血糖降低后,视力又能恢复正常。一旦出现这种情况,一定要及时检查血糖,因为这可能是血糖波动对眼睛造成的短期影响。
4)每日饮水量大幅增加
以350毫升的杯子为标准,如果每天喝水超过11杯,就属于饮水量过多的范畴。大量饮水是血糖升高后的典型症状之一。当血糖升高时,肾脏为了排出多余的糖分,会促使身体排出更多水分,从而使人感到口渴,进而增加饮水量。
5)排尿次数明显增多
正常情况下,成年人每天的尿液量大约为2升,排尿次数在6-8次。如果每天排尿次数超过8次,就属于排尿次数增多。这也是血糖升高的典型表现之一。高血糖会使尿液中的糖分含量增加,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,导致排尿次数增加。
6)经常感到饥饿
尽管血液中含有充足的葡萄糖,但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等原因,葡萄糖无法顺利进入细胞为身体提供能量。这就使得身体始终处于能量缺乏的状态,让人总感觉饥饿难耐,即使刚吃完饭不久,也会有强烈的饥饿感。
6个方法帮你降低血糖
1)定时定量进餐
主食的摄入量一定要严格控制,每餐主食的量大致相当于自己拳头的大小;水果也要定量食用,每天摄入的水果量以一个拳头大小为宜。同时,要养成定时吃饭的好习惯,两餐之间间隔4-6小时。建议早餐在早上8点前吃完,晚餐在晚上19:00之前吃完,这样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。2)增加身体活动量
运动锻炼是降低血糖的有效方式之一。它不仅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糖分和脂肪,还能增强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,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和减轻体重。建议每天进行30-60分钟的运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,并且要持之以恒。此外,还要减少静坐时间,每30-60分钟起身活动1次,每次活动3-5分钟,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。
3)适当减轻体重
对于超重或肥胖的高血糖人群来说,减轻现有体重的5%-10%,就能显著改善血糖水平,其降糖效果甚至堪比某些药物。减轻体重不仅可以减少身体对胰岛素的抵抗,还能降低现有降血糖药物的用量,甚至有可能帮助逆转高血糖状态。
4)学会给自己减压
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也会影响血糖的控制。如果你经常出现情绪不稳定、脱发、头痛、失眠等表现,说明你的压力过大。此时,要学会给自己减压,可以通过看一部喜剧电影、出门旅游、阅读书籍、进行冥想等方式来放松身心,缓解压力,从而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。
5)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
良好的睡眠对于血糖控制至关重要。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入睡,保证6-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。同时,午休时间不宜过长,最好不超过1小时。如果长期存在睡眠问题,无法达到上述睡眠标准,建议前往睡眠专科就诊,寻求专业的帮助。
6)选择合理且足量的控糖药物
降血糖药物的种类选择和使用剂量是否正确,直接影响着血糖的控制效果。如果药物种类不对,或者使用剂量不足,都无法有效降低血糖。因此,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按时、按量用药,切勿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。如果在采取上述方法两周之内,血糖仍然居高不下,就需要立即就医,调整治疗方案,千万不要拖延,以免延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