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认为,冬令是进补的最佳时期,进行食补可抵御严寒,补充元气。《黄帝内经》中“秋冬养阴”“无扰乎阳”“虚者补之,寒者温之”的养生经验也值得借鉴。入冬后,应少食生冷,多吃新鲜蔬菜,以及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。进补也要因人而异,如果盲目进补或者长期大补、偏补,反为不利。介绍几种冬季进补的好食材,通过食疗进补,既简单又养生。
白萝卜
冬季人体阳气藏于内,阴气充于外,容易郁闭而生痰火。白萝卜性味辛甘,性凉,能顺气消食、化痰止咳、生津润燥。冬季常吃白萝卜,可以有效调理肝火虚旺,清肺热,利肝脏。
白萝卜还有宽肠通便、理气化痰、清热生津的功效,利于脾胃运化,消化不良或便秘者冬季吃萝卜是很好的食疗选择。
白萝卜排骨汤
功效:健脾益气
材料:萝卜1根,排骨350g,姜、葱及调味品适量。
做法:排骨洗净焯水,洗干净备用;白萝卜削皮,切小块备用。将姜、葱、排骨放入砂锅,加入适量清水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30分钟。倒入萝卜,放适量的盐再煲15分钟即可。
木耳
民间有冬令吃木耳滋补的习惯木耳有滋补健身的功效,因其能活血祛痰、减少人体血液凝块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、冠心病有一定帮助。
黑木耳炒山药
中医认为,黑木耳性平、味甘,质滑,入胃、大肠经,有活血止血、补气强身、补血通便、润肺、清涤胃肠等功效。现代营养学发现,黑木耳含有大量膳食纤维,能促进胃肠蠕动,可润肠通便、改善便秘。
材料:鲜山药一根,黑木耳15g,油、盐适量。
做法:山药切片,黑木耳撕小块备用。油烧热后放入山药、黑木耳,炒熟加盐调味即可。
功效:健脾固肾,润燥补肺。
白菜
白菜是冬季最常见的蔬菜之一。中医认为,白莱微寒味甘,无毒,具有清热解毒、止咳化痰、通利胃肠、宽胸除烦、解酒消食、下气等多种功效。
白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、维生素K、钙、铁、钾等矿物质,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,预防感冒,防止出血,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健康,调节血压,促进新陈代谢等。白菜还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膳食纤维,能润肠通便,防止便秘,清除体内毒素。
白菜豆腐汤
材料:白菜300g,豆腐200g,鸡精、盐适量。
做法:白菜、豆腐洗净分别切段、切方块备用。豆腐和白菜各下水焯一下,捞出沥干。锅中倒油烧热,放入姜蒜葱,炒香,放入豆腐略煎,加水炖约5分钟后放入白菜煮几分钟,最后调入盐和鸡精。
功效:健脾利湿
洋葱
洋葱性味辛温,入肺经。洋葱含有丰富的硫化物和挥发油,具有刺激消化液分泌、改善肠道功能、预防感冒的作用。此外,洋葱还有抗菌、抗炎、解毒的功效。
洋葱中还含有一种名为“栎皮黄素”的物质,这是目前所知最有效的天然抗癌物质之一,它能阻止体内的生物化学机制出现变异,控制癌细胞生长,从而具有一定的防癌作用。洋葱炒肉
材料:洋葱300g,猪瘦肉200g调味品适量。
做法:洋葱、猪肉洗净切丝,略加生粉拌入肉丝。锅烧热,将油入锅,下肉丝爆炒断生后,盛盘中待用。洋葱入油锅中煸出香味后,下肉丝,翻炒片刻,加调味品,待洋葱九成熟时即可起锅。
功效:缓解脾胃虚寒、纳呆食少。